学生工作

非遗文化入我校,校城融合传风华

作者:吕健、贾烨寒审核:孙启龙发布者:马晓晨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10

4月30日,在学校第四十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来临之际,学院邀请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馆长吕达来校,开展主题为“群众文化遍地开花,合力奏响新区华章”的专题讲座。活动通过演讲和实践座谈会两个部分,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吕达馆长讲解关于西海岸新区的璀璨文化 杨宇青摄

吕馆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为切入点,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青年一代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他结合漆器、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入阐释了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智慧:“大漆具有千年不腐的防腐特性,陶瓷的釉色经久不衰,这些都与材料科学息息相关。”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吕馆长建议以学生社团为载体进行实践:“深入乡村记录工匠技艺,结合实验室分析材料配比,形成兼具文化深度与科学严谨性的调研报告。”他还展示了西海岸新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非遗进社区”等群众活动照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真正焕发活力”。

颁发聘书 杨宇青摄

讲座结束后,学院团委书记褚奇老师为吕馆长颁发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指导教师聘书。随后,吕馆长围绕“青年如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院“拾遗谱新”实践队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材料科学的学子们遇见传统技艺,科技与人文的碰撞正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正如吕馆长所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而青年的创新思维与扎实学识,正是推动文化长河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本次活动是学院“文化育人”的重要一环,也是校城融合的双向奔赴。下一步,学院将携手区文化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挖掘并探索校城融合的多元创新模式,引导广大莘莘学子深入体验新区的独特魅力。